渐开线压力角偏心元件搅拌机杂散电流腐蚀冷作硬化不粘锅摆动导杆机构导轨板凯发娱发com终止啮合点原标题:新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不断积蓄竞争力 核心阅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
核心阅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题、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亚心网讯 (记者王兴瑞)一个地区的科技实力,很大程度反映在该地的科技企业上。2017年年底,随着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批复新疆136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审核备案,新疆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上升至540家,首次突破500大关。
新疆科技型企业发展环境怎样?有何特点和不足?下一步有什么计划?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自治区科技厅相关负责人,探究我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情况。
自2009年国家启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以来,新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年均增长20.56%,实现了14个地州市的全覆盖。
对于这一增长速度,自治区科技厅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处长成功说,近年来,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科技型企业加快发展。在高新技术发展中,注重企业的科研开发活动,并优先安排企业参与重要科研项目,鼓励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全疆各地都出台了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通过多方面的支持,使我区高新技术企业整体实力逐步提升。
不难看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企业的科技属性和实力,但这一标签到底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具体利好呢?
新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促进会理事长、新疆电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伟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除了在缴纳所得税上有明显优惠外,具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企业,在项目招投标时也具有一定优势。国家高新技术资质是企业科技能力的象征,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在科研项目中的竞争力。“简单来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降低了企业的科研成本和发展风险。”陈建伟说。
对新疆现有的54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梳理后可以发现,按照地域分布来看,高新技术企业绝大部分集中在乌鲁木齐、昌吉、克拉玛依三地,其中又以乌鲁木齐市最多,独占283家。按照行业领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生物与新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
对于这种分布格局,成功说,高新技术企业的地域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一个地区经济越发达,产业、资源、人才的聚集能力就越强,就越能吸引和壮大企业。而行业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较为聚集的行业多为新兴行业,创新较为活跃。尤其是生物与新医药、电子信息行业技术更新快、创新需求强烈。加之这些行业本身的特点使其容易形成专利,成果转化相对较为容易,因此聚集了大量的企业。
按照国家规定,企业只要在自主知识产权、科研人员比例、科技研发活动等方面符合规定,不论规模大小,都有资格申报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我区现有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不乏规模大、实力强的大中企业。其中,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20余家,1亿元以上的企业超过90家,上市企业超过40家。这些企业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较强的综合实力,是我区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佼佼者。但从整体来看,我区大部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属于中小微企业,而且总体数量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占优势。
成功说,国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政策重在激励科技创新,并不以规模论英雄。如今的现状也反映出,虽然我区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在不断扩大,可整体科技实力并不突出。这是由于新疆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所致。就企业来说,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可能会助推其快速发展,但是在人才、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不够,加之不能掌握核心技术等原因,其技术和产品大多只限于本地区域,因此在全国市场竞争力较弱。
“这就要求我们营造更加完善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环境,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成功说,下一步,全区科技系统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会进一步加大。而且随着新疆经济发展加快,必定带动相关产业大发展,新疆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整体实力也将随之逐步增强。
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刘志敏说,自治区科技厅把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作为工作重点,将进一步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在自治区各类科技计划实施、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一批自主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支持和引导资本、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其集聚,还将支持一批具有品牌带动能力的企业发展成为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点企业。
记者了解到,新疆已提出将培育发展创新型领军企业,力争到2020年,全疆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000家。
亚心网讯 (记者热依达)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被称作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技术含量可想而知,其中最核心的高温合金材料由于其难以加工的特点,成为加工领域的世界级难题。
而新疆有一家企业,用十年时间研发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能让高温合金服“软”,“以柔克刚”实现其高效加工。这项技术被称为短电弧加工技术。
“我们这项技术已获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短电弧便携可移动放电加工系统’的发明专利申报了国际PCT专利。”1月31日,新疆短电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短电弧科技)总经理卓辉对记者说。
目前,短电弧加工技术已完成了加工电源和设备数字化和标准化,形成了以五轴联动数控短电弧高效加工中心为核心的高效加工设备及工艺包整体解决方案,正在逐步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军工等行业和领域,踏入了产业化发展之路。
短电弧切削技术是指在一定比例带压力水气混合物工作介质的作用下,利用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的受激发短电弧放电群组来蚀除金属或非金属导电材料的一种电切削方法,是一种新型的强焰流、亚离子流、弧流切削加工技术和新的工业学名,它属于特种加工行业电加工技术范畴,专门用于特硬、超强、高韧性、高红硬性、高耐磨性、严重冷作硬化等难加工导电材料。
“在难加工导电材料加工方面,它的加工效率比传统加工方法和电火花加工提高了5-10倍,加工成本可降低30%以上,加工质量提高一到两个数量等级。”卓辉说。
短电弧科技在2016年“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获得企业组一等奖,成为新疆首个问鼎这一奖项的企业。2017年9月,短电弧科技带着“难加工导电材料构件短电弧高效加工整体解决方案”,参加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的全国总决赛,获得全国优胜奖。2017年10月初,该公司和西安一家航空动力公司签署合作加工意向,签约额达500万元,今年1月已经投入生产。
“目前,我们依托自主研发的五轴联动数控短电弧精密铣削复合加工中心,正在进行工艺技术攻关,有望改善我国航空业整体叶盘、机匣等关键零部件加工低速、低效的局面。我希望通过企业不断地创新技术,能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贡献力量。”卓辉说。
亚心网讯 (记者郑卓)怎样评判一家企业属于高精尖的科技型公司?看产品?看技术?看研发团队?还是看应用范围?新疆熙菱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熙菱信息)认为,这几点须兼而有之。
2月1日,熙菱信息员工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开视频会议,与在全国各地的同事协商对策、确定方案。“我们要让人们看到,新疆不仅有壮美的风景、绚丽的人文,还有先进的科研技术。”熙菱信息总经理岳亚梅说。
熙菱信息成立于1999年,成立之初就是一家软件研发企业。随着企业发展,公司管理层关注到安防市场的广阔前景。从2011年开始,公司专注于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智能安防产品提供实战应用。2017年元月,熙菱信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现在熙菱信息主打的是‘Mer-lineye’魔力眼智慧安防和‘SNAM’业务安全审计两大系列产品。”岳亚梅说。熙菱信息凭借视频图像解析、核心技战法、旁路网络数据采集等前瞻技术,为公安、司法、交通等众多行业客户提供专业的细分产品、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
熙菱“Merlineye”魔力眼智慧安防平台研发及应用项目荣获“2017年度新疆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乌鲁木齐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Merlineye”魔力眼视频图像信息解析系统荣获“2017年度中国安防十大新锐产品”、熙菱“Merlineye”图侦工作平台软件被评为“2016年度上海市优秀软件产品”。在G20峰会、亚信峰会等重大安保项目中,熙菱信息的产品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精尖科技型企业发展,依靠的是技术的不断推进,在迭代更为明显的IT行业里,熙菱信息需要不断加快研发进度。“在我们600人的团队里,技术人员占比74%,研发人员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岳亚梅介绍,公司的科研投入逐年上升,目前已拥有100余项软件著作权,累计申请与软件相关的各类专利20余项。
对于熙菱信息来说,企业战略布局绝不仅限于哪一地,而是全国一盘棋,即以新疆为总部和产业基地,以上海为技术管理中心,以西安为研发中心,以北京为产品和解决方案中心。同时,与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信息采集、大数据、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公共安全应用等领域的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也就是说,我们在东部开发相关产品,在新疆进行实地操作,在实操中总结经验并反馈给东部,东部再进行产品的升级、改造,形成全国整体联动。”岳亚梅说。
未来,熙菱信息一方面将逐步建立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网络,另一方面依托新疆的地缘、文化优势,积极拓展中西亚市场,将高精尖技术推向世界。
亚心网讯 (记者梁勇)在新疆,一个刚刚走过15个年头的环保企业——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蓝),因为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被中国业界称为高污染废水处理零排放的翘楚。
“企业要谋发展,不是要不要创新的问题,而是创新慢了都不行,”2月9日,德蓝董事长曾凡付表示,“在德蓝,科技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也为我们结出了累累硕果。”
德蓝立足于水处理、水工业、水环境,逐步完善水处理全过程一站式服务体系。用于稠油开采的水溶性耐盐分散减阻剂、用于改善污泥的菌胶团结构和活性微生物促生营养剂……一项项创新科技,让德蓝拥有53项发明专利,其先后承担了国家、自治区等各级科技项目55项,完成42项新产品研发。其中,石油石化给水节水污水回用水集成技术经自治区科技厅成果鉴定,属国内首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获得了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苦咸水淡化民生科技示范工程获得国家首批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立项并第一个通过验收。
众多科技创新的成果让德蓝获得了许多殊荣: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创新先进企业等。
曾凡付认为:“创新不仅仅体现在科技方面,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还需要创新人才、创新机制、创新组织、创新思维。”德蓝为此设有院士服务站和博士后工作分站,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久辉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王浩院士、国家清洁生产中心主任段宁院士分别担任德蓝特聘专家和专家委员会主任。德兰还先后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上海同济大学、新疆大学引进高端人才,担任公司的技术总监、设计及研发骨干。
目前,德蓝正携手美国陶氏化学在乌鲁木齐联合打造水处理膜产业基地,力图通过一系列创新工艺方案和相关创新产品的研发实现对新疆苦咸水的淡化处理。据统计,新疆约有15.35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属于苦咸水,苦咸水不能直接作为工业和生活用水。专家预测,该项目一旦实施成功,将极大地改变新疆水资源利用现状。